選單

  • 關於 PMQ Seed
  • 2025 項目內容
    • 導師培訓工作坊
  • 教學資源
  • 過往活動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聯絡我們
  • EN
  • 繁
  • 導師培訓工作坊簡介

    導師培訓工作坊簡介

    2024年3月至5月期間,PMQ Seed夥拍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設計思維工作團隊、建築師、藝術家、劇場教育顧問、學校教師及社工等具豐富教學及兒童處理經驗的專業人士,舉辦多場「導師培訓工作坊」。工作坊主要對象為參加本屆PMQ Seed創意教育項目的跨界別創意人士以及學校教師,其次為對創意教育有興趣的本地教師、教育界或創意界的專業人士,以助他們深入認識跨界合作實踐設計思維、設計思維的應用、應對兒童情緒或行為問題及特殊教育需要學童。工作坊鼓勵參加者學以致用,在PMQ Seed項目課程,甚至日後學校課堂推動設計思維及創意教育。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設計思維工作團隊之後亦會就PMQ Seed的課程提供專業意見。

  • 分享會「創意有得教—實例分享跨界合作成果」

    分享會「創意有得教—實例分享跨界合作成果」

    PMQ Seed導師培訓分享會「創意有得教—實例分享跨界合作成果」邀請了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講師 黃毅之先生(Edwin)、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資優教育小組統籌陳嘉琪老師(Miss Chan)、過去與PMQ Seed同行的導師團隊代表:AaaM建築設計工作室聯合創辦人蕭健偉先生(Kevin)、戲劇教育顧問、小市山設計合夥創辦人賴閃芳女士(閃閃)及藝術家、Mudwork創辦人鍾惠恩女士(阿恩) ,與在場人士分享「設計思維」在小學實踐的個案,探討跨界合作的成效。
    Edwin首先闡述設計思維的基本概念,說明它於學校實踐的重要性,並帶出跨界合作如何有助促進設計思維在校的實踐。其後Miss Chan和阿恩分享過往教學經驗,由教師和藝術家兩個角度出發,體現跨界合作在創意教育實踐的成果。Miss Chan在去年參與PMQ Seed計劃後,亦嘗試將設計思維融入小學,自行策劃一個以設計思維為本的創意活動,邀請養蜂人到校分享,並教導小孩以獨居蜂的角度出發,啟動學生的同理心,繼而進行創作,獲得不少在場人士的反響。
    在分享會的第二部分,一直與PMQ Seed同行的導師成員Kevin和閃閃則分享過往數年設計及帶領PMQ Seed「校園計劃」的過程和心得。兩位導師都分別談及如何幫助不同年級的學生在「校園計劃」中開啟同理心,並透過設計思維的方法,讓他們在生活中得以自主探索,表達自己的意念和想法,並以小組形式發揮創意和聯想,一步一步地把他們的奇思妙想實踐。
    通過一連串的經驗實踐分享,各位教育工作者、對教育有興趣的創意界別人士及公眾都能夠加深認識設計思維,並了解如何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透過創意解決問題。

    講者:
    陳嘉琪老師(馬鞍山循道衛理小學資優教育小組統籌)
    黃毅之先生(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講師)
    賴閃芳女士(戲劇教育顧問、小市山設計合夥創辦人)
    蕭健偉先生(AaaM建築設計工作室聯合創辦人)
    鍾惠恩女士(藝術家、Mudwork創辦人)

  • 設計思維工作坊(基礎及進階班)

    設計思維工作坊(基礎及進階班)

    為了讓導師團隊和參與學校的教師清晰掌握設計思維的概念和應用方法,PMQ Seed邀請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設計思維工作團隊主講設計思維工作坊(基礎班及進階班)。工作坊基礎班中,參加者學習用戶研究方法,並透過角色扮演感受用戶體驗。之後,參加者了解及體驗擴散式及聚斂式思考模式,再嘗試草擬一個滿足用戶需求及項目準則的創意方案。
    工作坊進階班則透過經驗學習法、成果為本教學法及資歷架構中使用的教學方法,教授導師團隊及參與學校教師進一步運用設計思維。此外,今年的進階班邀請各導師團隊分享教學計劃書及課程框架,與其他導師團隊及即將合作的參與學校交流意見,希望讓課程更全面切合學習目標。

    培訓團隊簡介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設計思維工作團隊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設計思維工作團隊成立於2017年,負責推動設計思維伙伴計劃及發展培訓課程。團隊由具有豐富設計工作經驗的高等教育工作成員組成,致力於高等與中小學及業界推動設計思維的學習與應用。

  • 了解學童學習特性及需要

    了解學童學習特性及需要

    PMQ Seed本年度首次將課程帶進不同社區,此工作坊特別邀請註冊社工作分享,讓導師團隊加深認識不同社區小朋友的背景和適齡發展,以及分享社區小朋友對本年度主題的認知,幫助導師團隊適當調節課程内容。鑒於課堂上小朋友的學習特性各異,註冊社工亦會分享如何正確應對小朋友不同的情緒或行為問題。

    當兒童分心、表現消極或不合作的時候,導師們應該如何應對?香港仔坊會賽馬會綜合服務處的社會工作員王永犖先生(Lokey)在工作坊中為導師團隊介紹與兒童相處的不同技巧,包括應對兒童情緒的方法、利用等待的時機和處理負面行為的措施等,有助導師團隊管理課堂秩序。另外,Lokey亦為導師團隊分享了港島南區兒童的學習特性和需要,讓負責該課程的導師團隊作更完善的準備。

    為讓導師團隊進一步了解學童的學習特性和需要,PMQ Seed邀請了香港遊樂場協會彩德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社工呂卓恆先生為導師團隊講解彩德邨一帶學童的學習情況及環保意識水平,讓導師團隊在進入社區教學前能夠掌握基本社區狀況,從而制定更合適的學習目標。除外,呂卓恆先生亦提供了不少寶貴的實務經驗,例如與兒童玩遊戲時容許變動規矩的空間,以及應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方法等,使一眾導師獲益良多。

    工作坊另邀得曾任駐校社工的特殊教育需要(SEN)服務平台創辦人向導師團隊分析SEN學童的特徵和學習需要,以及課堂進行期間面對突發狀況時宜採取的應對方法。

    PMQ Seed邀請了資深註冊社工、樂旼共融教育社會企業創辦人暨行政總裁劉樂健先生(Patrick)與本年度參與項目的導師團隊分享與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相處的技巧與方法,幫助導師團隊識別不同需要的學童,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例如活動前先訂立規矩、或以步驟式指引帶領學生等,從而提升教學效益。


    培訓團隊簡介

    • 香港仔坊會

    「香港仔坊會」(前稱「香港仔街坊福利會」) 於1950年成立,後於1976年成立香港仔坊會社會服務(前稱「香港仔街坊福利會社會服務中心」) ,秉持「用心關懷 以心連繫」的工作手法,積極回應社會需要,以務實及以人為本的精神,發展各種創新服務。本會現時設有28個服務單位及多項特別計劃,為南區及中西區的居民,提供安老、兒童及青少年、家庭及社區、社會企業等服務,滿足不同群體的需要。

    • 香港遊樂場協會

    香港遊樂場協會創會於一九三三年,是香港一所從事青少年服務且歷史悠久的非政府志願團體。透過多元化的服務,致力培育青少年在德、智、體、群、美全面而均衡的身心發展,成為香港社會的接班人。

    • 樂旼共融教育

    SNAILDY致力把科技帶到每一位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生、家長、老師及前線教育工作者的身邊,建構緊密互聯的智能SEN服務生態,善用科技智慧以支援SEN學生成長及推動社區、家庭和學校的共融文化。

  • 認識香港塑膠議題

    認識香港塑膠議題

    為了讓導師團隊進一步認識香港塑膠議題,PMQ Seed邀請了環保團體進行分享及帶領體驗活動。

    綠色力量的代表Emma於分享會中向導師們講述全球及本地塑膠問題,以及於互動環節中邀請導師們將事前收集的家居塑膠物品,即場進行分類體驗。參與者在過程中可了解如何分辨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塑膠,以及不同塑膠物品的正確回收方法,如膠樽回收前需要先清洗乾淨及清空。不過,Emma強調源頭減廢才是治本方法。

    另外,綠惜地球的代表Samson與Ann早前亦帶領導師團隊前往大嶼山水口進行淨灘活動,讓導師團隊親眼目睹香港塑膠污染問題。導師團隊於淨灘活動中收集到不同塑膠垃圾,如牙刷、奶瓶蓋、塑膠餐具及食品包裝等。不少塑膠垃圾會隨時間變成微塑膠,入侵不同海洋生物及人類的身體,活動希望參加者通過親身體驗反思減少使用塑膠的重要。

    培訓團隊簡介

    • 綠色力量

    綠色力量於1988年由一群熱心關注環境的香港市民義務創立,是紮根本地的環保團體。自成立以來,一直以「環境教育」為核心使命,我們相信,「教育」是改變「觀念」和「行為」的最根本方法。「心之所向 身之所往」。我們尤其重視重塑人與大自然的情感聯繫,引領大眾接觸、親近、探索大自然。從心出發,才能夠持續以行動保育環境。

    • 綠惜地球

    綠惜地球是本地慈善組織,致力於倡導珍惜資源、零浪費的文化,推動香港成為一個健康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政府、企業和市民合作,透過推廣環保政策、建立企業夥伴關係和綠惜公民教育,為真正可持續的發展模式做出貢獻。

主辦
主要贊助
聯絡我們
© 2025 PMQ Seed 將保留一切權利。 私隱及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