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 關於 PMQ Seed
  • 2025 項目內容
    • 導師培訓工作坊
  • 教學資源
  • 過往活動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聯絡我們
  • EN
  • 繁
  • 導師培訓工作坊簡介

    2025年3月至5月,PMQ Seed夥拍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的設計思維工作團隊、建築師、藝術家、設計師、學校教師及社工等具豐富教學及兒童處理經驗的專業人士,舉辦多場「導師培訓工作坊」。工作坊主要對象為參加本屆PMQ Seed創意教育項目的跨界別創意人士以及學校教師,其次為對創意教育有興趣的本地教師、教育界或創意界的專業人士,以助他們深入認識跨界合作實踐設計思維、設計思維的應用、應對兒童情緒或行為問題及特殊教育需要學童。工作坊鼓勵參加者學以致用,在PMQ Seed項目課程,甚至日後學校課堂推動設計思維及創意教育。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設計思維工作團隊之後亦會就PMQ Seed的課程提供專業意見。

  • 導師培訓分享會(小學)創意點實踐?跨界創意人士教授小孩自主策劃

    PMQ Seed於3月21日舉行了「導師培訓分享會(小學):創意點實踐?跨界創意人士教授小孩自主策劃」,會上邀得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講師黃毅之先生(Edwin)、五旬節靳茂生小學課程發展主任陳嘉藝老師、2024年童創節策展團隊代表、Milk Design創辦人、產品設計師、香港理工大學產品設計系客席講師利志榮(Wing),以及繩結設計師蕭俞(Zoe),與教師及其他教育、創意界別工作者分享跨界創意人士引導小朋友實踐自主策劃的案例,探討設計思維訓練如何促進小學生個人成長。

    分享會先由Edwin簡介設計思維,說明設計思維在小學實踐的重要性。PMQ Seed童創節重視小孩自主,Wing分享去年團隊邀請跨界創意人士擔任設計導師團隊,引導小孩實踐自主策劃角色。其中一組設計導師代表Zoe認為透過自己在繩結、編織工藝上的專業,可以讓小朋友從不一樣的角度認識編織與去年「塑膠」主題的關係,激發他們的創意和想像力。「教學的重中之重是不要否定小朋友的想法,而應重視小朋友如何在實踐中迸發創意點子。」

    五旬節靳茂生小學為其中一所參與Zoe課堂的學校,該校的陳主任分享學生於籌備工作坊的尾段自行設計了一場揹著運用編織技巧改造而成的膠袋進行「Catwalk」小表演。陳主任表示,過往學校少接觸類似活動,但經過童創節及學與教博覽的展示後,她觀察到學生比過往更勇於表達自己,「自信地與公眾交流和溝通,體現了小孩自主實踐對其全人發展的得益。」

    Wing於同場也分享跨界合作如何應用於小學課程。過往數年,團隊按照每年主題,曾與廣告/影片製作工作室、森林浴導師等合作,組成多元化的跨界導師團隊,向小學生教授以設計思維為主軸的課程,讓小朋友能夠得到好玩又有教育意義的體驗,將設計思維帶至生活各方面。

    通過連串經驗分享,PMQ Seed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和對教育有興趣的創意界別人士都能夠加深認識設計思維,並了解如何以創意和以人為本的角度解決問題。再次感謝各位講者的精彩分享和見解,亦感謝各位參與!

  • 導師培訓分享會(中學)提升STEAM教學效能 - 設計思維課程實例分享

    PMQ Seed由去年起將設計思維課程推廣至初中,於上周五舉行了「導師培訓分享會(中學):提升STEAM教學效能 - 設計思維課程實例分享」,會上邀得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講師 黃毅之(Edwin)、嗇色園主辦可道中學數學科教師曾兆峰,及去年創意營初中組的導師團隊代表AaaM建築設計工作室(AaaM)聯合創辦人、建築師蕭健偉(Kevin),向各位分享設計思維於中學實踐的個案,探討設計思維訓練如何幫助中學生培養解難思維,提升學校 STEAM 教學效能。

    分享會先由Edwin簡介設計思維,以及在中學實踐的重要性,並指出設計思維的訓練與STEAM發展相輔相成的可能性。可道中學去年參與由AaaM帶領的創意營,該校的曾老師表示,學校近年積極發展STEAM,硬件資源豐富,惟較少重視軟技能和設計思維訓練。Kevin分享道,AaaM去年給初中生設計的創意營課程以同理心出發,帶領學生發現塑膠污染問題的痛點。課堂設有街訪環節,鼓勵學生親身體驗和嘗試分析數據,尋找問題根源,繼而從用家角度設計以人為本的解難方案,培養跨學科學習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Kevin及團隊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學生完成設計思維五部曲,正正能夠補足學校在軟技能上的培訓,加強學生的解難思維訓練,讓學生能更充分發揮STEAM方面的潛能。曾老師觀察到學生在創意營課程期間越發投入,獲益良多。「同學每次上課也變得非常準時,亦比平日更加積極發表想法,努力實踐解難方案。」

    通過連串經驗分享,PMQ Seed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或對教育有興趣的創意界別人士都能夠加深認識設計思維,並了解設計思維如何應用於中學教育。再次感謝各位講者的精彩分享和見解,亦感謝各位參與!

  • 設計思維工作坊(基礎及進階班)

    今年PMQ Seed繼續夥拍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設計思維工作團隊,由講師黃毅之(Edwin)帶領兩天工作坊。今年工作坊加插不少實例分享,希望令參加教師和導師更清楚理解設計思維的概念和應用方法。

    Edwin在基礎班除了分享設計思維重點概念和工具,包括擴散式及聚斂性思考、使用者體驗研究法,也分享過往參與PMQ Seed的學校如何將工作坊所學,應用於學校生命教育,希望幫助教師參考如何在學校推行設計思維。

    在進階班中,Edwin向參加者介紹如何隨時間變化訂立框架設計解難方案、成果導向學習,以及評估學習成果的指標和重要性外,更特別邀請產品設計師尹仲昇分享在鞋藝工業經歷時代變遷下,如何秉承以人為本,利用不同科技為客人訂造符合他們需要的產品。今年工作坊亦繼續安排導師團隊向學校教師分享創意營以設計思維為主軸的初步教案,讓學校教師從學校角度分享對内容的寶貴意見,幫助導師團隊進一步改良方案。

    培訓團隊簡介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 - 設計思維工作團隊

    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的設計思維工作團隊成立於2017年,負責推動設計思維伙伴計劃及發展培訓課程。團隊由具有豐富設計工作經驗的高等教育工作成員組成,致力於高等與中小學及業界推動設計思維的學習與應用。

  • 從職業治療角度認識感覺統合

    PMQ Seed本年度主題圍繞七感,鼓勵小朋友及青少年透過不同感官觀察和感知世界,並轉化為創作養分,回應身邊的變化。就著主題,PMQ Seed的導師培訓工作坊邀請香港耀能協會的職業治療師團隊從理論、知識,以至器材體驗活動中,讓導師團隊全面理解何謂感覺統合及執行功能,以及與設計思維和創意的關係。

    在分享會中,香港耀能協會的高級職業治療師譚采妮講解感覺統合的過程,分析在七感中反應過敏或過弱的情況,並提出應對方案,加深導師團隊能夠在課堂中靈活運用。Cherry還指出,感覺統合與執行功能以及設計思維之間的共通點,強調這兩種學說都遵循相似的步驟:首先構思觀念(Ideation),然後計劃如何實施,最後執行計劃。

    導師團隊還親自到香港耀能協會的治療中心,體驗不同器材的測試,並了解自己的感覺光譜。最後,他們設計了一個適合各種感覺光譜的體驗,學習如何在同一課程中調節難易度,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Cherry最後強調,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覺光譜,最重要的是理解並同理他人的需求。

    培訓團隊簡介

    香港耀能協會創立於1963年,以「耀承所授 卓越展能」的信念,透過四大核心服務實踐,分別是「兒童及家庭支援服務」、「特殊教育」、「成人服務」及「社區支援服務」,為不同年齡及類別的殘疾人士提供多元化教育及康復服務。協會目前共有84個服務單位及專項計劃,每年為約29,000個家庭提供常規服務。

  • 律動教學體驗工作坊

    為幫助導師團隊加深對不同感官應用於教學的認識,今年PMQ Seed舉行了關於身體律動的培訓工作坊,讓他們親身體驗以不同感官感受自己、探索身邊環境。

    律動教學工作坊由推廣律動藝術教育的稻田故事工作室帶領,通過即興動作、探索物件與空間的關係、肢體與音樂的對應,以及動作分析等練習,讓導師團隊探索肢體動作帶來的可能性。

    培訓團隊簡介

    稻田故事工作室

    稻田故事工作室於2015年成立,致力推廣律動藝術教育,以「動身體,為一種學習方式」理念出發,透過身體律動,於生活中學習觀察及發現,並以不同藝術方式呈現對生活的思考。

  • 聲音採集工作坊

    PMQ Seed邀請了藝術團體聲音掏腰包聯同聲音藝術家孫禮賢帶領聲音採集工作坊,進行聽覺與身體動作交錯的練習,及認識田野錄音和繪畫聲音地圖兩種採集聲音的方法,希望通過聆聽練習鼓勵導師們善用聽覺觀察周遭環境及啟發創作。

    培訓團隊簡介

    聲音掏腰包

    聲音掏腰包於2008年成立,為註冊慈善團體,致力在香港推廣聲音藝術與聆聽文化,進行教育以及研究的工作。 聲音圖書館是一個以聲音述說本地文化與社會故事的網絡空間,旨在推動香港聆聽文化之發展。藉著聲音圖書館這個平台,我們希望能凝聚一班以聆聽作為認識自我、觀照彼此的社群,一起深耕聆聽。

    聲音圖書館:https://www.thelibrarybysoundpocket.org.hk/

    www.soundpocket.org.hk→

    孫禮賢

    孫禮賢致力於音樂、作曲、聲音和媒體藝術創作,探討自我與環境之間的所思所感。近期創作包括講述演出《It’s not in the music》及個人展覽《動作的述說》中以樂手動作為題的作品。孫氏亦活躍於劇場,為不同領域的藝術家擔任聲音及媒體設計。作為教育工作者,孫氏積極參與藝術推廣計畫和大學教學工作。

    larryshuen.com→

主辦
主要贊助
聯絡我們
© 2025 PMQ Seed 將保留一切權利。 私隱及免責聲明